长城网·冀云客户端3月31日讯(记者 张艺萌 周亚彬)“父亲曾说,长大后,你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去孝敬祖国。”3月31日上午,86岁的马国超老人手捧花篮、拾阶而上,向矗立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的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铜像献花祭扫。
马国超正在向前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学生们诉说历史。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亚彬 摄
马本斋是马国超的父亲,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指挥所部回汉战士同日伪军作战,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消灭日伪军36000余人,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因长期转战,马本斋积劳成疾,1944年不幸病逝。
当年马本斋组织抗日队伍时没枪没炮,自叹中国贫穷,于是,他给唯一的儿子取名“国超”,寓意盼望中国,早日超越强国。
马国超从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海舰队开启军旅生涯。几十年来,他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给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被授予少将军衔。
清明节前夕,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松柏苍翠、丰碑耸立,前来祭奠英烈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年过八旬的马国超在父亲的铜像前站得笔直,眼含热泪用父亲对自己的叮嘱,勉励身边围拢的青少年,“父亲曾说,祖国的领土一寸都不能丢,哪怕战斗到只剩最后一滴血,也要洒在祖国的大地上。当代青少年也要用这样的精神去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