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博·观察|数据“搭台”企业“唱戏” 共享数字产业升级新机遇
来源: 长城网  
2025-10-21 20:30:00
分享:

 

    10月17日-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亚彬 王棋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史叶)点“数”成金,赋能百业。10月17日-19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博览会以“可信数据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信息协会、新华网共同主办,聚焦数据产业、算力、智能体等前沿热点话题,邀请行业顶尖院士专家学者、数字经济领域知名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国际合作、解读科技前沿趋势、分享实践经验、探寻数字价值机遇。

  数智赋能 产业升级迈入“下半场”

  没有粉笔灰,随手一画就能让平面图变立体的智慧黑板;舞力全开的机器人、陪唠嗑的机器狗;经验丰富堪比“老中医”的理疗机器人……走进数字产业生态馆,人工智能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

  河北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数据要素×”行动,切入各行业生产、运营等核心流程,撮合技术企业、金融机构等与需求企业合作,今年新研发落地97个垂直大模型,全省在钢铁、化工等26个领域的垂直大模型总数达到292个。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迭代,创新研发46个智能体,在中小企业深度应用,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区域发展馆内与会者正在参展。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亚彬 王棋 摄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重心从模型训练转向具体应用落地,抓手就是智能体。”2025数据产业生态大会上,360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周鸿祎的观点再次标亮了智能体这一热词。

  “之前我们有很多二手车的资源,但是一直处于有货但不知道卖给谁的尴尬局面。”在河北寰贸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展位,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卫提起智能体赞不绝口,“智能体通过海量准确可信的数据分析,提示非洲市场的需求量可能比较大,我们过去后还真找到客户了,到现在做了两个月,一个月能卖出去五六十辆。”

  智能体给陈卫带来的惊喜,也是人工智能重塑产业未来的缩影。“可信数据空间”“数据集”等越来越多的数智化转型“新燃料”,正加速为千行百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精准对接国际供需 让好项目被看见

  在国际跨境贸易与数字发明创新馆,外商采购团对接区人来人往,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家海外采购商与河北上百家企业开展了“一对一”交流合作。

  “采购需求覆盖新能源、农业机械及配件、建材与五金等领域,充分展现河北对接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助力冀品‘出海’。”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副秘书长童丹介绍说。

  来自加纳的外商阿米加维说:“我们在参观时看到了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发挥了很大作用,因此我们正在寻找机会,将其带回加纳进行深度融合。”

  据统计,博览会期间,仅外商采购团对接区预计达成交易额超3000万元,进一步提升博览会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推动展会资源从“流量”变“留量”。

 

    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会跳舞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亚彬 王棋 摄

  市场化办会 打造更懂企业需求的展会

  本届博览会延续市场化办会模式,流程简化,效率高、更务实,5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全球1060家数字经济企业参展。

  “希望通过博览会吸引顶尖人才、资本与数据要素向河北聚集,加快打造数字产业生态,让更多创新力量到河北布局数字经济新赛道。”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报告显示,自2019年首届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行以来,截至2024年,累计邀请两院院士130人、行业领军人才和权威专家800多人参会,涉及国家和地区40多个。博览会参会观众超百万人次,累计发布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成果2700多项,展示技能成效2500多项。

  一场展会,重点不仅在于“展”,更在于展会效果的可持续。本届博览会搭建了数字孪生平台,提供常态化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服务,致力于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展会平台,推动展会从“短期展示”向“月月有展、周周有会、城市轮动”转变,为河北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
数博会 数字产业 企业
责任编辑:曾丝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