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新坐标 | 百年铁路 行以致远
来源: 长城网  
2025-09-24 15:13:00
分享:

  1940年8月,《晋察冀画报》记者沙飞用镜头记录下了八路军与民兵破袭正太铁路,拆卸钢轨的画面。当时,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百团大战。破袭正太铁路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重点。八路军对铁路、车站和附属设施采取搬拆、爆破、火烧、水淹等方法破袭,铁路沿线的民众和铁路员工也参与到破路行动中,“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成为他们的行动口号。

  正太铁路于1907年通车,火车从太原出发,横穿太行山,抵达石家庄,沿途的煤炭、货物源源不断运往全国,这条铁路堪称当时的经济命脉。铁路于1938年被日军占领,改名为“石太铁路”,成为日军军事运输和掠夺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通道。新中国成立后,石太铁路进行多次技术改造,1982年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石太铁路从窄轨到宽轨,从单线到复线,从蒸汽到电力,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改造完成后,其年运输能力较之前成倍提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百团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尽,而铁路上的身影还在创造奇迹。2025年9月,长城新媒体记者从照片的拍摄地石太铁路芦家庄至段廷段出发,沿着铁路,翻越太行,记录下新时代铁路人的坚持与守护。他们是道路检修工人,是扫山队员,是接触网工……是他们,将昔日弹痕斑斑的铁轨,打造成如今串联山河的脊梁。

 

    ▲ 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袭战中,八路军与民兵正在正太铁路芦家庄至段廷段上拆卸钢轨。《晋察冀画报》 沙飞 摄

 

    ▲ 2025年9月11日,在石太铁路芦家庄至段廷段上,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工作人员正在对铁路进行日常维护。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铁路检修工作。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技术人员正在监测大机捣固作业。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太原铁路局太原南工务段施工人员正在为铁路桥梁增设防水层。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石太党员扫山队正在进行搜山扫石作业。由于太行山地理条件特殊,形成了大片的风化岩层,存在山体落石的隐患。为确保石太线的行车安全,石太党员扫山队应运而生。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在石太铁路支线河底装车站点,装载机正在对煤炭运输车辆进行装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2日,货物列车途经石太铁路程家站至岩会站区间。石太铁路穿越太行山脉,沿线河谷狭窄、山势陡峻,全线曲线多、坡度大、桥隧相连。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3日,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和货运专线交汇处,列车正在驶过。2009年,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成为中国首条山区客运专线。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21日,石家庄供电段阳泉北供电车间工作人员在石太客运专线岗底隧道进行绝缘子清扫工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21日,石家庄供电段阳泉北供电车间工作人员在石太客运专线岗底隧道进行接触网设备检修工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7日,在石家庄站候车大厅内,京铁爱心服务区“馨桥”班组客运员王杉杉协助重点旅客进站。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 2025年9月17日,列车长何军龙正在G609次列车上巡视、调整车容。石太铁路客运专线上行驶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改善了乘客的乘车体验。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李皓 摄

关键词
石太铁路
责任编辑:曾丝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