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钺:丹心报国的战场先锋
来源: 长城网  
2025-08-19 11:34: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闫思宇 通讯员 高海滨 周鑫 侯玉春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以坚韧与忠诚,践行着听党话、跟党走的誓言,书写了不朽的篇章。

  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原主任刘世钺正是这样一位楷模,他的一生,是对党忠诚的真实写照。

  军旅追梦:听党话、跟党走, 坚定红色信仰

  “党的旗帜指向哪里,我就冲向哪里!”这是95岁离休干部刘世钺毕生的信念。

  幼年就参加革命的他,亲历抗日战争的炮火硝烟。谈起那段岁月,刘世钺抚摸着泛黄的军功章,目光坚毅地说:“子弹可以穿透身体,但打不垮跟党走的决心。”

  1938年春天,在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河峪乡岩良村,8岁的刘世钺站在自家小院,望着身穿八路军军服的父亲,眼中满是崇敬。父亲刘和一,这位秘密收治八路军伤员、负责地下情报联络站的医者,正激昂地号召乡亲们参加八路军抗击日寇。

  刘世钺内心热血沸腾,紧紧拉住父亲衣角,稚嫩却坚定地说:“爹,我也要当八路军!”就这样,刘世钺成了八路军第129师宣传队的小战士。

1946年,刘世钺在宣传队时的照片。图片由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提供

  1942年深秋, 太行山区的阜平县寒意袭人,刘世钺随宣传队为后方医院慰问演出,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演出即将开始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密集的枪声。刘世钺心中一紧,迅速放下手中的道具,警惕地望向枪声传来的方向。日军逼近的消息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击碎了演出的宁静。

  这时,警卫班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迅速占据有利地形,与日军展开了激烈交火。刘世钺躲在一个临时搭建的掩体后面,看着警卫班的战士们奋勇抵抗,心中满是震撼与感动。子弹呼啸着飞过,爆炸声震耳欲聋,刘世钺紧握拳头,那一刻,他明白了信仰的力量。“那声音就像烙进了脑子里!”至今回忆起来,95岁的老人仍眼含泪水,“党叫钉在这里,死也要头朝前!”

  翻开刘世钺那本泛黄的心得笔记,稚拙而真挚的字迹仍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听党话不是选择,而是心之所向。”这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也是对党的深情告白。

  烽火岁月:搞宣传、打敌人,淬炼过硬素质

  初入宣传队,刘世钺兴奋地抚摸略显宽大的军装,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白天,他用心铭记每一位战友的英勇事迹,将他们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言行;夜晚,他一次次攀上梯子,专注地张贴着每一张标语。尽管疲惫,但刘世钺深知,每一次宣传都承载着希望与力量。

1945年秋,刘世钺在延安宝塔山下。图片由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提供

  1942年10月的清晨,宁静的氛围被日军的枪声和叫喊声打破。刘世钺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跌跌撞撞地跑向学校附近的山林。日军如同饿狼般挨家挨户地砸门搜查,村民们被粗暴地拖出家门,哭喊声、求救声此起彼伏,100多名无辜村民惨遭残忍杀害。刘世钺的母亲、两位婶婶、堂姐、堂妹等亲人也未能幸免于难。

  这段惨痛的经历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刘世钺的心灵,使他的抗日决心愈发坚定。此后,刘世钺怀着满腔悲愤,刻苦学习医术,夜以继日地钻研医学知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救死扶伤的本领。

  多年以后,刘世钺已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医生。目睹惨案的阴影始终在他心中,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激励着他在和平年代依然不懈奋斗,致力于医疗事业,为更多人的健康与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实现心中的和平与正义理想而矢志不渝。

  薪火相传:育新人、传帮带,滋养红色传人

  每当刘世钺来到医院眼科门诊时,狭小的诊室里,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问诊声与医疗器械的操作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忙碌氛围。

  尽管看诊工作繁忙紧张,但每次遇到典型病例,刘世钺总会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神中流露出兴奋与专注,仿佛发现了宝藏一般。他会大声招呼年轻医生来到身边,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病例的特点和诊疗思路。年轻医生们围在他身边,小小的诊室里,知识与智慧正在悄然传递。

2019年,刘世钺出诊工作照片。图片由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提供

  “甘为人梯可敬,提携后辈有功。”1970年9月至1994年10月期间,刘世钺担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眼科主任一职。在长达24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毫不吝啬地将自己在数十年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独到方法及高效学习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事和求知若渴的学生们。

  “区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刘世钺不仅在军医大学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还亲自策划并开办了10余期眼科医师进修班和学习班。这些培训班不仅内容丰富、针对性强,而且效果显著,为原北京军区及华北五省培养出了200余名技术过硬、素质全面的眼科技术骨干,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眼科医疗水平的提升。

  在刘世钺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眼科医生茁壮成长,他们带着从刘世钺那里学到的知识和精神,奔赴不同的岗位,继续在眼科医学领域发光发热,而刘世钺“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方式,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医学教育与传承。

关键词
刘世钺
责任编辑:韩建强
TOP